据媒体报道,在青岛的公交车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一名50多岁的中年男子看到学生让座慢,没准时给老人让座,于是发表一些比较尖锐的言论,而在他发表言论的时候,一位已经让了座的学生看了他一眼,该男子感觉自己遭到了挑衅,便对那名学生拳脚相向。
“让座”只不过一件小事,却每每引发大争执。而每一次的争执无非就这两个桥段:青年与老年人的碰撞,道德义务与个人权利的对峙。但我想说公交车作为公共资源,座位一定是有限的,哪个先上车哪个就有座位,而且没哪一部法律规定青年必须要给老年人让座。要了解,让座只不过一种美德,而不是青年的义务。
接着来看此次事件:看完学生让座慢挨打跟让座慢被包子砸身的视频,我是真为这位初中生喊冤。把我们的座位贡献出来,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尊老美德的一种体现,不说夸奖,最起码也应该得到一句“谢谢”。可是结果呢,“只不过由于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被中年大叔不由分说地“暴打一顿”,这合理吗?
暂且抛开让座准时不准时这一问题不谈,单看学生让座慢这一行为,也不至于遭到让座慢挨打跟让座慢被包子砸身吧,难道真的就只不过由于他的眼神叫你感到挑衅了?ok,即使是挑衅的眼神,那也不至于打人吧,而且打人的行为明显比眼神的挑衅行为要恶劣的多。
还有个疑问:当那位已经让了座的学生看了他一眼之后,为何他能从中读出“挑衅”的味道呢?别不是心虚了吧?的确,他让青年给老年人让座,这没问题,但在指责其他人的同时,他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我们的行为。
依据报道中所说,他也就是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58岁,工作:保安),应该还算不上老年人吧,而且我看他也不像是个年老体衰的人,为何他就不可以给老年人让座呢?自己不让座,又凭什么指责其他人?就光从这件事看来,我倒是感觉那句“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的话未尝没一些道理。
最后,我还想再重申一遍:迄今为止,没任何一部法律明确规定青年需要要给老年人让座。让座,只不过一种美德,不是公民需要履行的义务。无人可以强迫其他人让座,而对不让座者或者让座不准时者言语辱骂甚至拳打脚踢更是不允许的,不只不允许同时它还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一种道德紧急缺失的行为,比不让座的行为恶劣的多得多。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不让座是大家的利,让座是大家的权。青年与老年人之间应该多些理解,相互体谅他们的难处。青年尊老,老年人也要爱幼,这样才能让社会愈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