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特老实的博士同学,之前辅导一聊了很长时间的妹妹,说要帮她考上本校的博士。天天晚上和妹妹语音聊天讲课后习题,有时碰到纠结的地方,就发我来给个参考。电磁辐射问题算不上难,但我大都忘了具体的数学细节,又没时间详细研究,就只能大体说说从什么定义入手。其次,我也感觉到同学对此事的认真和勤奋,后面我在微信上问他,是否喜欢上了妹妹,他一声不吭并向我发来一张黄图。
考试不久前,他寄给我蜂蜜蛋糕,我感觉我什么忙也没帮上,他说他给妹妹送了不少东西,这是妹妹首次送他东西,送我一些是由于我在做题方面的表现让他感觉自己宝刀未老,谢谢我带给他的自信。
再后来,他告诉我妹妹没考上,也不给他寄东西了,由于聊了一年多的妹妹对他爱搭不理的,他感觉自己陷入了生活的低谷,我只好安慰他:你年龄不大,这事绝对算不上生活的低谷,你要相信将来还有很多的……降低空间。
我极少觉得泡妞子是个严肃的事情,却会非常认真的去恶搞其他人的爱情故事。男孩感觉追女孩追的太辛苦,有些人会说女孩真心喜欢你,不会叫你追的那样辛苦,你应该早点舍弃;也有些人说,女孩想要细水长流的温暖,你再努力一下,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两种说法难分对错,我也不会持任何一种态度,我只不过单纯的不有兴趣,对其他人的困扰缺少同情心,只不过由于他们对我的倾诉只不过期望得到回话来证明他们自己早已决定的答案,更要紧的是,”追女孩”本身就是错误的。
当男孩用”舔狗”一词来表达真心换不回任何结果的心酸无助,大家就应该意识到”舔狗”这个词看着对泡妞的结果的自嘲,其实是控诉女孩把自己当成了狗。当女孩在知乎上提问”为何有些男孩追了一半就不追了”,大家也应该意识到,这并不是添加一个进度条的问题,而是对”男生泡妞”的结果保留全部讲解权——你追了一半要舍弃,我就发出信号暗示,再坚持一下我就答应你;可是假如你一直追求我,我就一直不同意你。
泡妞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追了一半就舍弃只能落得”不够专一”的臭名声,从女孩视角看都觉得你出轨了。假如你不追求,至少还能留个好名声,把精力、资金和真心用在自己身上,去吸引而不是感动他们。这当然和遇见的人有关,但有教养的女生假如不喜欢你,她会在你燃起心里的火焰之前,就选择用最残忍的液氮灭掉。而有些女孩会感觉你的火至少也是温暖的,会说服自己也不想叫你燃烧,但空气里面有二氧化碳,你终归会灭掉的。但,当你熄灭的时候,她就上知乎提问”为何有些火烧了一半就不烧了”。
漂亮而善良的女孩一般都会叫人感觉霸气冷酷,由于她们使用如此的方法来直接过滤掉男士的追求,节省彼此的生命。但对于某些女孩来讲,他们追求的时间越长,历程的困难越多,自己得到的爱好像越珍贵,他们就更珍惜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拔高我们的价值。这也是为何越是没人追的女孩其实越难追,由于她们太需要如此一种方法来一定自己。其他人珍惜你的程度,决定于你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得到的难易程度。我捡到的金表和我花10块钱买的水杯,我更珍惜金表,而不是水杯。
我对特别喜欢追女孩的男孩非常难同情,当然可以说所产生的心酸和痛苦是由于他追错了人,可是即使追对了人,换来的所谓爱情仍然至少让一方怀疑。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通过努力得来的爱,总是会使生活疑,这种爱会叫人痛苦的感觉到:我之所以被爱是由于我使他们快乐,而不是出于我们的意愿。我不是让人爱,而是让人需要。在我看来追逐爱情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当然我也听过不少苦苦追求,最后修成正果获得幸福的故事。但这里面追求的成分有多少,说是追求,其实更可能只不过男孩迈出了第一步,下面就是互相搀扶。
追求本身带有一种卑微的姿态,会在这个过程中放大我们的情感,并美化他们的特质,就像看见包装就幻想着里面装着什么样的礼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跋山涉水,打开包装也发现不过这样,其实他们没变,只不过在追求的过程中,你不断提升着我们的期待。相处一星期没产生感情的,给你一万天也不会有戏,只不过在这段时间你只能获得”他们实在是太害羞”的错觉,而你根本不了解她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变得多主动。
爱情可以被讲解成一种冰冷的交换,但正由于是交换,追求本身就是在推广自己。那样就别忘了克劳德霍普金斯在《科学的广告》的话,不要指望读你广告的人会回去研究你的商品,他们都是在一瞥之间就做了决定。